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植物医学基本知识,具备植物病虫害调查、植物检疫检验、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能力,能胜任休闲农业、食品安全、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和农资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基础农资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粮油生产技术》《智能植保》。【就业方向】公职农技人员、农场技术员、蔬菜鲜花种植生产、自主创业。【专业亮点】3+2中高职衔接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拥有一支实力超群的金牌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在县级及以上教学竞赛、植保技能比武中表现卓越,累计荣获 10 余项大奖。他们以行业前沿标准融入教学,真正做到 “教师即植保专家,课堂即田间实验室”。
在学生培养方面,本专业大力推行 “以赛促学” 模式。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植物保护技能大赛、农业创新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共斩获 10 余项重要奖项。充分彰显了 “入学即投身植保行业,毕业即成为专业能手” 的显著培养成效。
植物保护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专业课教师8人,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2人。现有专业和学科带头人2人,市县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5人。
植物保护专业具备完备且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专业内设有涵盖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实训基地,生态调控与生物防治实训基地,企业教学实训基地,专业建筑面积超 1000平方米,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 100余万元,种类丰富、性能卓越,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在校内开展各类实训项目的需求,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植物保护专业与行业紧密接轨。目前已成功建立 2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且丰富的实践场景,让学生得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积累宝贵经验。同时,与 3家单位达成顶岗实习合作,这些合作单位能够深度契合专业教学计划,全方位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需求,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充分适应行业实际工作要求,无缝对接就业岗位。
为充分展现植物保护专业特色,彰显专业的多元性与蓬勃活力,本专业定期举办一系列特色技能竞赛活动。比如病虫害识别速测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精准鉴别各类病虫害样本,考验他们对病虫害特征的快速认知能力;天敌昆虫释放技巧赛,着重锻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科学释放天敌昆虫,以生物防治手段维护生态平衡的实操技能;还有农药精准配施赛,让学生比拼如何精确配比农药,确保高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这些竞赛,以赛促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水平。
此外,本专业还积极开展 “真题实做” 项目。与本地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紧密合作,承接真实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任务。例如,针对大规模果园爆发的某类害虫灾害,学生们以团队形式,深入果园实地调研,从病虫害诊断、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到具体防治措施的实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等,全程参与。又或是在粮食作物种植区,面对突发的流行性病害,学生们要完成从病害监测、分析发病原因,再到采取有效防控手段的全流程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优秀防治方案及成果会被直接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切实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植物保护难题贡献力量 。
在生态农业与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此专业的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升学、就业、竞赛、创业、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多元且极具潜力的发展路径。
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升学深造是进一步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会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深入钻研专业领域。可报考的方向丰富多样,涵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等。通过考研,学生能够进入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顶尖农林院校,或是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接受更为系统且前沿的学术培养,接触到高端的科研项目与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今后投身科研工作或从事高校教学筑牢根基。部分院校还设有联合培养项目,学生有机会前往国外知名学府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汲取全球植物保护领域的前沿知识。
政府及事业单位:毕业生可进入各级农业、林业部门,从事植物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参与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为地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宏观指导。在海关、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凭借专业知识对出入境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守护国家生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也急需植物保护专业人才,负责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能就职于植物病虫测报站、环保站等,承担病虫害测报、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企业单位:农药生产企业需要植物保护专业人员参与新农药的研发、生产工艺优化以及产品质量把控。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则招聘毕业生从事农资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为农户提供科学用药、病虫害防治方案等专业指导。在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化农场,毕业生可担任技术主管,负责园区内农作物、园艺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同时,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生物科技公司也大量吸纳该专业人才,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工作 。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植物保护专业领域设有众多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便是极具影响力的一项,竞赛内容涵盖病虫害识别、标本制作、防治方案设计等多个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还有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围绕植物保护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展开创新,例如研发新型生物防治制剂、设计智能化病虫害监测设备等。在这些大赛中,学生们以团队形式参赛,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能力,表现优异者不仅能收获荣誉,其创新成果还有机会获得孵化与推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
凭借专业知识与对行业的了解,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创业领域也大有可为。部分毕业生选择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为农户、种植大户提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运用先进的防治技术与设备,提高防治效率与效果。或是投身于生物农药、绿色防控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创业项目,契合当下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开发环保、高效的植物保护产品,开拓市场。还有人聚焦于智慧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助力农业生产智能化转型 。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服务,将专业知识回馈社会。他们会走进乡村、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讲座,为农民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现场指导科学用药、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在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学生们参与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防治宣传,向公众科普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此外,还会协助社区、学校开展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公共环境的绿化景观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出路广泛且充满机遇。无论是升学继续深造,还是投身就业市场、参与竞赛、自主创业,亦或是通过社会服务实现个人价值,都能在植物保护这一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态平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