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情”啊“人情” 作者 杜正坤 字典对“人情”的解释是:人的感情表现;人的常情、世情、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情谊、情面;馈赠礼物;婚丧庆吊等礼节应酬。
中国传统蒙书《增广贤文》中“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说的是世俗人的感情好比一张张纸,张张都是一样薄;人世间的事情好比一盘棋,一局更比一局新。
重庆民间有“人情味儿”的俗语,“人情味儿”,源自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将心比心、机巧不用,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人情味儿”是从内心发出的对于他人的热爱与尊重,是一种博爱,是掏出真爱给每一个人,是用爱的味道去慢慢体会的,是人们内心的一种人文情怀。
千百年来,重庆民间,十分看重“人情”。家族、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修房造屋、红白喜事、或遭遇重大灾难时人们都会主动去大帮小助。过去的人情,无非是帮助几个人工,赠送三、两升粮食或二、三元钱。受情的人户,知恩必报,别人有了什么事,都要千方百计去还情。这叫做有来有往。
现实社会,送“人情”的价码直线飙升,少则200,多则成千上万。由于人情价码飙升,一些人送人情年代久了,经济上有点着不住了,于是产生了整无事酒。其原因,一是有的人多年来没有婚丧事宜,而别人整酒时都去随了分子,每年送出去数万元的人情钱,想回收转来,所以借生日或乔迁新居等名义整酒;有的人则是整酒上瘾,借整酒敛财。笔者听社会上的人议论,重庆某县某君,头一年给儿子整结婚酒,第二年得了孙子,又整祝米酒,第三年又给父亲做七十大寿酒。把亲戚、朋友、同事的钱都整到他腰包里去了。整得亲戚、朋友、同事叫苦连天。一位网名“匿名”的网友2022年9月27日 19:52在网站发了个“过生酒,满月酒 ,搬家酒,今天这家明天那家, 村里干部都在搞,党员也在搞,能不能让我挣点钱了在搞啊,八月一个月我都搞了五千多了,家里都开支不走了 ,今天又一千多,我都快借钱吃酒啊”的帖子,铺天盖地无事酒,害得他难以度日了。2023年1月26日,有网友发帖子:正月有25家邀请“吃酒”的。现在的邀请帖子简化到:“家有喜事,XX恭请亲朋好友X月X日到XX酒店饮杯喜酒。”
“人情”,有送有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你整酒,接受了别人的“人情”,当别人家遭了灾,有了困难,或有红白喜事时,就应当去填情。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只接受别人的“人情”,别人有事,却装聋作哑。近日听说,A君,十多年没整过酒,送出去的“人情”10万有余。去年冬天嫁女儿整酒时,有些欠他“人情”的人,却避而远之。A君一气之下揣着自己送人情时记的流水账,上门“要‘人情’”:A君手拿流水账到某户人家唸道:“某年某月某日,你整生日酒我送了200元;某年某月某日,你儿子结婚酒,我送了500元。某年某月某日,你儿子生了小孩,你为孙子整满月酒我送了300元;3次一共送了1000元,我这次嫁女儿,没见到你这房人,今天请你把我送给你的3次‘人情’的本钱1000元还给我。”A君用上述方法一下子讨回了2万多元送出去的“人情”本金。B君接儿媳妇时,发现有户人家只送了他500元人情,但他清楚记得自己送了这家人户两个人情,第一次送300,第二次送500,B君有点不高兴了,忍不住给这户人家打电话:“我送了你两次人情啰,你这次还我的人情把本都搞脱了几百呀!”原来这家人户还情时,只看了一个礼簿,还有一个礼簿忘记看了。这两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同的议论。有人说A、B二君欠妥,也有人说A、B君做得好。欠情没还的原因多多,或是没得到消息,或是一时手头紧,没凑到钱,或是……我就出过一次洋相,某君接儿媳妇,整酒的前一个月就接我喝喜酒。我高兴的答应届时一定去凑个人势。某君与我是故交,我老伴生病住院时,他买了补品,专程到家探望,欠他的人情理所当然要还。但是某君整酒时,我却忘记去吃喜酒的事了。事过半月多,才想起此事,虽然,我赶忙乘公交车,上门道歉,补了人情,但仍然觉得有失礼貌,无地自容。当然接了别人的人情,故意“赖情”不还的人也是有的。杨某对我讲过一件事,20年前,小A结婚前两天,专程到他家接他和他的儿子去吃喜酒,杨和儿子都去随了300元的份子,当时算是个大人情。但是,一个星期之后杨的儿子结婚,小A却只随了50元的份子,杨百思不解。好在姓杨的父子俩都是国家干部,没放下脸去质问小A。从人们的议论中,接了别人的人情不还情的人群中,有一些是手里有一定权力的人,认为别人送他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别人有事,他无动于衷。
本人肤浅的认为,人情即亲情。当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有事(或有难),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众人上前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传递人间大爱,这是传承美德、发扬美德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这种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一定要发扬光大。但是,整无事酒是不应该的。我建议全社会的人都要勇敢地站出来说“不”!有人整无事酒,一是大家都去制止,二是坚决不去凑热闹。送人情,要尽量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切忌趋炎附势,切忌互相攀比。
铺天盖地的无事酒,对于党和政府花大力气换来的整体脱贫成果产生了一定威胁,少数人户已经发生了返贫危机。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痛下决心,从原头上狠煞一下!
至于怎么煞无事酒,我肤浅的认为,要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里应该出台一个有法律效力的钢性文件(或人大条例)。把制止无事酒纳入乡(镇)、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中。制止不力的干部,要给予处罚。对那些靠经常整无事酒敛财的专业户,要将所收人情钱全部作非法所得,收归财政,用于公益事业。整无事酒的干部要给予撤职处理。
红白事,提倡移风易俗,即使要整酒,也限定礼金金额。听说,北京市房山区人们礼尚往来送人情不超过200元,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广州是经济发达地区,人人都有钱。我侄孙女研究生毕业后与广州市主城区的的一位小伙子结婚时,当地亲戚朋友给他们的红包(礼金)普遍是20元,他们的观点是营造喜庆气氛而已,不在于礼金多少。
本文转载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