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论坛_奉节生活网社区|奉节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1

奉节县鱼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节气话食疗|霜降时节——防秋燥,防秋郁,防秋寒

[复制链接]

576

主题

582

帖子

2155

积分

奉节生活网工作人员

Rank: 8Rank: 8

积分
2155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02_174.png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标志着秋意将尽,冬寒初现。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极大,晨露凝结成霜,万物开始萧瑟。霜降至立冬的这段时间,天气渐冷,是养生滋补的好时候。正如谚语所云“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此时通过调补身体,可以增强冬季的御寒抗病能力。


霜降三候
       《淮南子》说:“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一候豺乃祭兽:在天气转冷、冬天要到来的时候,豺狼会为过冬储食加紧捕获猎物,并把猎物摆放在地上,犹如祭祀一般,称为“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霜降时节,树叶凋落,草木枯黄。正所谓“寒霜杀万物”,当寒霜凝结之时,植物欣欣向荣的生长季就结束了。
       三候蛰虫咸俯:霜降时寒气肃凛,虫子都躲藏在洞中,不动也不进食,垂下头来准备进入冬眠的状态,并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养生原则
       霜降时节,天气渐冷,人体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旺盛,此时秋风肃萧,燥邪主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秋燥论”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而肺主皮毛,燥邪最易伤肺。霜降后气温骤降,寒邪易侵入人体,损伤脾胃阳气,且燥邪易伤津液,影响脾胃的滋润和运化功能。因此此节气以“滋阴润肺、健脾养胃”为养生重点。
1.防寒保暖,动静结合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06_496.png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季之应,养收之道也。”霜降时节,适合早睡早起,以养身心。此时早晚气温很低,要注意添加衣物,做好御寒准备,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霜降秋高气爽,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也可选择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注意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耗伤阴津。
2.防秋燥,防秋郁,防秋寒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09_277.png
       霜降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禁寒饮”。因此,饮食上要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避免寒凉饮食(如冷饮、西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多食用芝麻、蜂蜜、银耳之类的柔润食物。
中医认为,霜降对应七情中的悲忧之情。此时阳光减少,草木枯黄,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此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多晒太阳,选择散步、跑步、登山等户外运动,接触自然,放松身心,避免长时间独处;此外,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昼夜温差大,气温骤降,寒邪容易凝滞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所以霜降后要格外重视保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年轻人也要减少露脚踝,以防足部或膝关节受凉。可选择艾灸关元穴+泡脚按涌泉以暖身护阳: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用艾灸盒温灸10-15分钟,可温补下元、防寒气入侵;每晚用40℃左右温水泡脚,泡后按压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可暖肾护脾。
3.润燥平补,健脾养胃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11_967.png
       祖国医学认为“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宜清补、长夏淡补、秋需平补、冬要温补。霜降养生以平补为主,需注重滋养阴气,待来年温木生发;同时还要健脾养胃,以养后天。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品,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柿子、秋梨、苹果、橄榄、甘蔗、香蕉、柑橘、葡萄等都是此节气适宜吃的水果;还可适当多食板栗、莲子、无花果、百合等温润之品,以补脾胃、润肺肠、防秋燥。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川贝等。此外,可按揉肺俞穴+太渊穴以防燥润肺: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睡前用掌根搓热,可缓解口干、咳嗽;太渊穴(手腕横纹桡侧凹陷处),日常按压,增强肺功能,抵御秋燥。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只有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进补才能起效。健脾补肾益肺的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温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此外,霜降时节饮食上要忌油腻、忌暴食,要规律进餐、细嚼慢咽,多选择蒸、煮、焖、炖等易消化的烹调方法,避免增加脾胃负担。健脾养胃还可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每日按揉2分钟,此穴能增强脾胃运化,减少腹胀、腹泻。


霜降推荐药膳
1.百合老鸭汤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14_815.png
       原料:老鸭肉500g、干百合30g、麦冬20g、陈皮5g、生姜2片。做法:鸭肉焯水去腥,药材洗净浸泡10分钟;所有食材入锅,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1.5小时,加盐调味。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适用于干咳、咽干等秋燥干咳者及失眠人群。
2.板栗山药粥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17_486.png
       原料:山药100g,板栗8颗,粳米50g,红枣4颗。做法:板栗煮熟剥皮,山药去皮切块;锅中倒水,加入大米煮开;加入山药、板栗、红枣炖煮40分钟即可。功效:健脾和胃、补益肺肾。适用于脾胃虚弱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以及肾虚人群:表现为腰膝酸软、腿脚无力、小便频数等症状。
3.川贝蒸雪梨
微信图片_2025-10-24_093920_014.png
       原料:雪梨1个、川贝母粉3g。做法:取雪梨,梨顶部切1/4当盖,挖核留肉;放入3g川贝粉,盖梨盖;入蒸锅,大火水沸后转小火蒸40分钟。功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者,表现为干咳少痰,痰液较黏稠不易咳出,或者久咳无痰。


健康中心电话:85996712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wechat_2025-10-10_115558_217.png

来源:奉节县鱼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661

帖子

18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7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学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奉节生活网 ( 渝ICP备14000660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渝B2-20200046号 )

GMT+8, 2025-10-24 23:06 , Processed in 0.04549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