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论坛_奉节生活网社区|奉节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3|回复: 1

奉节县精准把握“五个度” 引领婚俗文明新风

[复制链接]

3587

主题

4418

帖子

1万

积分

奉节生活网工作人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5431
发表于 2023-7-20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婚姻关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优质的婚姻管理服务符合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倡树婚俗文明新风是对优秀婚姻家庭文化的传承发展,婚俗改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2021年以来,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的奉节县,作为重庆市婚俗改革试点县,举全县之力开展婚俗改革工作,通过强化机制、阵地、队伍和场景建设,着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引导婚姻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
       一、组织领导强“力度”,保障婚俗改革顺利推进
       (一)健全体制机制。县委县政府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安排,与乡村振兴、城市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整合推进,确定为2023年深化改革项目,由中共奉节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出台《奉节县推进婚俗改革引领文明新风实施方案》,对全县推进婚俗改革引领文明新风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改革需求、改革目标、改革举措,明确了职能职责,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联席会议、督查通报、双月考核排名工作机制。
       (二)抓好重点结合。奉节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出台《持续深化“无事酒”整治、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的工作方案》将婚俗改革纳入“无事酒”整治一体推进。明确城乡居民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要求厉行节约、反对大操大办、禁止收取高额礼金;提倡婚宴规模不超过15席(单方)、白事简办;提倡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外人员礼金不超过200元
       (三)建立三级联动。探索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联动机制。发挥县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有序推进婚俗改革工作;各乡镇(街道)将婚俗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赋能村(社区)基层自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乡贤达人带头签订文明婚礼承诺书。把婚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婚事操办流程,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章程》,利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广场、集中生活区域承办为民惠民婚宴。
       (四)主动靠前服务。出台《奉节县民政局关于集中办理居民结婚证补(换)领事宜的通知》,在甲高片区、公平片区、吐祥片区、兴隆片区、竹园片区、青龙片区集中设置居民结婚证补(换)领办理点,在县婚姻登记中心设置集中办理点,目前已办理补(换)领结婚证登记服务700余对,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开展“婚育一件事”联办工作,已经在渝快办线下完成结婚登记和生育登记联办业务56件。启动全县婚姻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对全县100余万张的婚姻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


       二、婚姻辅导重“温度”,增强婚姻家庭和谐理念
       婚姻关系个人的幸福,更是社会稳定的细胞,做好婚前辅导工作,对个人婚姻的保障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服务阵地。为全方位开展婚姻家庭服务,奉节县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婚姻辅导服务平台。在县级成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在33个乡镇(街道)建立婚姻家庭辅导站,在392个村(社区)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确保婚姻家庭辅导“就近就便”
       (二)组建五支队伍。组建社会工作者、公益律师、心理辅导、乡镇(街道)婚姻辅导、志愿者五支专业队伍开展婚俗改革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已组织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及专题活动100余场,解决婚姻家庭纠纷500余起,为2789 对结婚当事人、1007对离婚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
       (三)坚持全程服务。开展婚前辅导服务,在婚姻登记中心开展“5分钟新婚小课堂”,倡导全县婚恋行业机构对新人开展“新婚第一课”辅导。开展婚姻辅导服务,由县妇联牵头、各乡镇(街道)具体落实,在村(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提供婚内心理调适服务、育儿经验、孝老敬亲,帮助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改善婚姻家庭关系。开展离婚疏导服务,通过邀请社会名人、金婚夫妻榜样,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法律工作者开展离婚疏导、离婚劝和工作。


       三、婚俗礼仪品“甜度”,树立简约文明新风尚
       (一)创新颁证服务。创设室内室外颁证场所,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金婚老人等特邀颁证员颁证制度,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定期为“零彩礼”“低彩礼”新人颁证,逐步形成“重登记、轻婚宴”的文明婚俗,提升新人文明素质,为新人播下家庭美满幸福种子。
       (二)创新领证承诺。在结婚颁证时鼓励新婚夫妻签订“婚事简办新办、抵制陈规陋习——做婚俗新风代言人和文明婚俗实践者”承诺书,设立承诺签名墙固定承诺,并予以广泛宣传,引领文明新风。截止目前已经签订承诺书500余份,完成签名300余个。  
       (三)崇尚婚姻仪式感。以“2.14”“5.20”“七夕”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以“心想事橙·诚心橙意”为主题的新婚集体颁证活动;举办了的“喜事新办,情定奉节”集体婚礼;“零费用”助残公益婚礼及“引领新风,与党同庆”奉节县庆祝建党100周年公益集体婚礼和“诗橙之恋”集体婚礼。每年“七夕节”“2.14”“520”“双11”,县民政局联合县团委、县妇联举办了“三峡之巅·全橙热恋”、“青橙之恋·缘来是你”等交友联谊活动。


       四、 婚俗文化展“维度”,推动婚恋“提纯减负”
       (一)打造服务场景。打造“诗城之恋、成双橙对”婚恋服务品牌,依托滨河公园、天鹅湖、夔门、三峡之巅、金凤山、龙桥河等地,打造“成双橙对”“天鹅之恋”“牵手夔门之畔”“情定三峡之巅”“邂逅云海深情”“钟情龙桥河边”等婚恋景点,在景点不定期举办集体婚礼颁证仪式。
       (二)培育婚俗新风“活文化”。立足于发挥好金婚、银婚等夫妻的示范榜样作用,组织“金夫人”“薇薇新娘”等奉节本土婚恋专业机构,到全县各地为银婚、金婚、珍珠婚等夫妇免费拍摄结婚纪念照;陪同他(她)们重游当年结婚地点寻找回忆;组织金婚、银婚等夫妻嘉宾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婚纪念日活动,在参与嘉宾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网络直播,大力弘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互敬互爱”的婚俗文化。打造“橙·挚爱”婚俗文化产品,包括金婚夫妻故事集、“橙包幸福”情侣纪念杯,引导新婚夫妻重视婚恋关系建设,提升婚姻家庭经营能力。


       五、家风家教养“气度”,共建共享社会和谐
       (一)开展“灌输式”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抖音、广播“村村响”等平台,大力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对全县社会组织发出婚俗文明新风倡议,要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县城商业大道、乡镇中心街道、赶场日人流集中区域和时段集中发放《文明婚俗倡议书》宣传单以及《婚姻辅导》、《良好家风》宣传手册10000余份,积极宣传婚俗改革知识。县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在乔木广场、鹤峰桃花节、新民油菜花节开展推进婚俗改革、引领文明新风—婚俗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在公平镇开展金婚银婚树新婚 婚俗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接待市民咨询1万余人次。
       (二)开展“体验式”浸润。将家风家教纳入全县党员干部培训课程,作为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学习内容,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从政,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将家风家教传承工作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建立“1+10+33+392”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服务体系,781支志愿服务队伍、19.1万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5万场次,积分银行开户群众达18万户,累计积分3600万分。  
       (三)开展“晾晒式”激励。评选县级“最美家庭”120户、“文明家庭”374户、“绿色家庭”660户、“最美庭院”400户,推荐其中18户家庭获评重庆市优秀家庭;评选表彰“好婆婆”100名、“好媳妇”120 名、“模范夫妻”200对,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县电视台、县夔门报、奉节县政府网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对违反《十不公约》《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12次58例曝光,有效推进了家风家教传承和弘扬。


       下一步,奉节县将大力加强婚姻文化建设,宣传倡导现代文明简约的婚礼仪式和优秀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着力创新婚俗改革工作措施和方法。通过婚俗改革工作,瞄准群众关心的婚俗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婚俗改革的主攻方向、政策举措和路径方法。


来源:奉节民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71

帖子

13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1
发表于 2023-7-20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婚俗改革的主攻方向、政策举措和路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奉节生活网 ( 渝ICP备14000660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渝B2-20200046号 )

GMT+8, 2025-7-10 04:00 , Processed in 0.04165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